Nine九游娱乐:
这5种东西千万别再贪便宜入手,看似“划算”的东西,不好用都是次要的,更重要的是暗藏安全隐患!
每一个都是无数人踩过坑的典型。省钱固然重要,但和健康安全比起来,从来都不是二选一。
卫生巾曾被揭开黑幕,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残次品,被不良厂商回收后重新加工售卖!
他们以“废品回收”为名,以低价收购本应销毁的不合格产品,随后在工厂简易地处理一番,便又以高出数百倍的价格转手卖出。
而所谓的“翻新加工”,不过是在没有一点卫生消毒设备的仓库里进行,工人在简陋的场地,徒手拎着卫生巾用力敲打使其恢复蓬松,再塞进没有品牌、厂址等信息的包装袋里封口待售。所有卫生巾随意堆放在地上,甚至被人随意踩踏,全程无任何消毒措施。
这类问题卫生巾通常以低价流向部分网店,或在某些超市销售。难怪有消费者会在卫生巾中发现虫卵、血渍、甚至针头。若经常使用这类“毒卫生巾”,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。
前段时间就有网友分享,在购买的卫生巾中发现活虫,可等发现时已经用了十包,于是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得了霉菌,问题正是出在卫生巾上。
所以姐妹们,买卫生巾真别图便宜!认准品牌、执行标准(GBT 39391/GBT 8939)、卫生标准(GB 15979),网购也要索要检测报告。
洗衣液的技术门槛并不高,主要成分就是磺酸钠、表面活性剂(AES)和香精,小作坊就能轻松生产。
如今国内某城市已形成假洗衣液的生产产业链,这些小作坊产品看似正规,实际问题一大堆。
用它洗衣服不仅去污力差,还会留下大量难以清洗的残留。长期穿这类洗衣液洗过的衣服,对皮肤危害不小,尤其荧光剂含量往往超标,严重时甚至存在致癌风险。
所以千万别轻信网上那些大幅打折的“品牌洗衣液”,基本都是小作坊贴牌的假货,实体店中那些看着明显不对劲的低价洗衣液,也大概率是这类劣质产品。
作为普通消费者,咱别贪小便宜,买洗衣液一定要认准正规品牌和靠谱渠道,重点查看执行标准是否为QB/T1124。
不少人舍不得买贵价衣物,总想着淘到性能好价格低的款式。于是,网购、地摊货或是各类折扣店,就成了很多人买衣服的首选去处。
可实际上,这些渠道的低价衣服虽能省下不少钱,却暗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。
因为很多低价衣物为了控制成本、让颜色更鲜艳,会使用可致癌的芳香胺染料进行染色。这类有毒成分会紧紧锁在面料里,即便反复清洗也无法去除。
长期穿着这类衣服,面料与皮肤非间接接触,毒素就会通过毛孔渗入血液,慢慢侵害身体健康。
大家能够最终靠两个细节初步判断,如果刚收到的衣服拆袋就有刺鼻怪味,或者水洗时掉色严重,那就要格外警惕了,这类衣服大概率就是有一定的问题的“毒衣服”。
所以,宁愿少买两件,也要在正规渠道购买,多留个心眼,尽可能地选择正规品牌店或大型购物平台,这样至少能更放心一些。
保鲜膜家家都要用的,但PVC材质的保鲜膜就算价格再划算也别入手,家里有的赶紧扔!
它几乎等同于“毒保鲜膜”。原因主要在于生产PVC保鲜膜时,会添加增塑剂DOA。这种成分一旦接触油脂,或是环境和温度超过60℃,就会析出塑化剂等有害成分。更危险的是,部分产品还违规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增塑剂DEHA,这种物质本身就是明确的致癌物。
换成PVDC、PMP或PE材质的食品级保鲜膜,贵不了几块钱,但用起来更安心。
家里的拖鞋可不能随便买,网上一双几块钱的拖鞋,颜值很高,很多人没多想就下单了。
实际上,这种拖鞋就是PVC材质的“垃圾货”,是用废弃塑料回收加工而成的,里面含塑化剂,打湿了后,根本干不透,潮湿的环境让细菌疯长,脚臭起水泡都是轻的。
所以,一定要买EVA材质的拖鞋,虽然说它贵一点,但质量好,靠谱,它质地紧实、透气性佳,不臭脚,洗完澡后能很快沥干水分,穿起来脚感也舒服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奇迹!广东女子的手机落在新疆乱石堆,3年后竟被人跨越5000公里送还,双方当事人发声
约基奇36+18+13掘金惜败公牛终结7连胜 穆雷34+11戈登1万分里程碑
16年的装修设计施工经验,五年自媒体家居博主,专注于装修领域的技巧解析
旅行经济上行期的美《2025界面旅行向往指南》再度起航,奔赴山海更赴热爱!

